屏東一位民眾上網發文,痛批屏東榮民總醫院沒醫生!主要是因為母親從高雄轉院來到醫院時,竟然沒有醫師或護士前來說明病情,院方出面解釋,急診24小時都有醫生,最主要是因為病患的手術,在轉院前已經告知家屬安排在周一,不過也因為這起個案,讓院方招募醫護進度落後的問題意外曝光。
- Jul 30 Sun 2023 18:01
轉院空等4hrs沒醫護說明? 家屬批屏東榮總沒醫生
- Jul 29 Sat 2023 01:46
韓國Loconomy美食熱潮 加速地方經濟提升
文/ i-Buzz網路口碑研究中心
Loconomy(로코노미)是 local (로컬)和 economy (이코노미)的組合,意思是街區的消費生活,而非市中心大商業區。簡單來說,本土品牌逐漸開始受到歡迎。許多產業正在透過將本地區域價值與企業連結起來,從而擴大消費者觸及。尤其隨著生活方式的分眾化與國內旅行被 COVID-19 啟動,消費者對基於本地社區的產品和內容增加興趣。越來越多的企業注意到這一趨勢,開始逐步將注意力放到只能在該地區享受的價值上,其中「美食」就是地區特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。
- Jul 28 Fri 2023 17:07
平均年齡14歲!最幼齒女團校園首唱「前進幼稚園」
平均年齡14歲的「Give Me Five少女隊」出道兩個月,就獲得校園演唱會邀約。原來是台南的知名幼稚園的畢業典禮,家長們特別邀請「Give Me Five少女隊」活力演出,帶大小朋友們同樂。
- Jul 28 Fri 2023 13:06
守護婦幼健康 博愛馬光高雄首創婦幼中醫7/22隆重開幕
- Jul 27 Thu 2023 09:40
Max Verstappen為Red Bull車隊創下12連勝,打破F1歷史跨季連勝紀錄
- Jul 27 Thu 2023 08:57
《芭比》賣座帶旺賣娃娃的美泰兒?分析師揭1現實
真人版電影《芭比》(Barbie)票房開紅盤,是今年來首映成績最好的電影,美國玩具大廠美泰兒(Mattel)可望靠電影加持,幫旗下銷量低迷的芭比娃娃重振買氣。但華爾街分析師警告,這樣的榮景可能只是曇花一現。
美泰兒預定26日發布第二季業績,但分析師說,要到第三季(迄至9月29日)才看得到芭比娃娃銷量明顯提振。
- Jul 26 Wed 2023 04:44
舒華扯團員頭髮照流出 陸網罕見力挺
- Jul 25 Tue 2023 16:05
眼整形手術有「這些」潛在風險 如何兼顧安全打造美麗雙眼?
【健康醫療網/記者吳儀文、潘昱僑報導】COVID-19疫情期間醫美詢問度居高不下,尤其戴上口罩後,許多人更在意眼睛、眼神,希望藉由眼整形打造璀璨電眼,而現在疫情解封後這樣的需求仍未消退。 知名眼科診所眼臉美型專家林友祺院長表示,現在疫情解封脫下口罩後,大家更想要光鮮亮麗地露臉,所以最近這段時間,也是醫美的一個高峰期,一般醫美沒有特別將「眼整形」這塊拉出來討論,可是經過調查,其實眼整形是所有整形手術中排行第一的,國人需求度非常高。 尤其,很多近視的民眾在經過近視雷射成功脫鏡後,更是在意自己的眼神、眼型,想尋求醫美協助,但其實眼整形有其潛在風險,建議民眾應尋找了解眼睛結構的醫師諮詢。 眼整形有「這些」風險 眼科醫師可提供更專業服務 在眼睛外觀上,民眾常常會在意大小眼、雙眼皮等問題,想藉由醫美來調整自己的眼型。不過,林友祺院長提到,像雙眼皮手術,眼瞼的外上方深層是我們淚腺的位置,如果手術抽脂時不小心破壞,會有乾眼的問題。 此外,像是大小眼的部分,不僅與雙眼皮寬、窄有關,有時可能還合併有提眼瞼肌下垂等問題。林友祺院長表示,光是大小眼的評估、診斷,就會需要用到一些眼科專門的檢查或儀器幫助。 林友祺院長認為,眼整形手術不只要美觀,更不能傷害到健康,而眼科醫師經常在接觸眼睛治療,不管是在眼睛的結構或功能等都相當地了解,針對眼整形這一塊,其實眼科醫生在專業度上是蠻站得住腳的,能提供給民眾更專業的建議並為安全把關。 眼科結合眼整形一站式服務 把關視力、美麗 眼睛除了美麗之外,視力、乾眼、肌肉功能等問題其實都是環環相扣的。因此,就有眼科診所打造眼整形醫美品牌,將眼科及眼整形專業結合,希望為民眾的視力與美麗把關。 林友祺院長提到,民眾除了能夠來做專業的醫美諮詢外,眼科也可以一併做全面的把關跟詳細的檢查,能讓民眾在很安全、嚴謹的環境下做眼整形手術,從視力到美麗提供一站式的服務,兼顧舒適、安全。 .embed-container-YoutubeContent685e3c38da15 { position: relative; padding-bottom: 56.25%; height: 0; overflow: hidden; max-width: 100%; } .embed-container-YoutubeContent685e3c38da15 iframe, .embed-container-YoutubeContent685e3c38da15 object, .embed-container-YoutubeContent685e3c38da15 embed { position: absolute; top: 0; left: 0; width: 100%; height: 100%; }
- Jul 25 Tue 2023 10:19
別用毛巾擦臉?美容師憂「細菌抹滿臉」:還可能撕裂皮膚
- Jul 24 Mon 2023 04:03
不用插管的全身麻醉 陳昭良獨創
手術時插管全身麻醉,長久以來已是標準做法,但插管過程常造成病患喉嚨不適或口腔組織受損,澄清醫院中港院區麻醉科主任陳昭良獨創不用插管的全身麻醉,將新冠肺炎的「救命神器」創新運用,兩年半來已有二千多位手術患者受益,免於全身麻醉時插管的痛苦和後遺症,這項創新的麻醉技術,在2022年台灣持續改善競賽(TCIA)獲得銀塔獎,陳主任表示,創新來自同理心,讓手術病患麻醉更舒適,進而讓醫師更安心執刀。
一般手術全身麻醉以插管全身麻醉居多,先從病患嘴巴插入一條導管,再將麻醉氣體及氧氣送進肺部,病人同時維持麻醉又能得到氧氣的供應,手術完成拔除導管後,有部分病人會有喉嚨腫痛、牙齒及口腔組織受損、噁心、嘔吐等現象。一位45歲的小學女老師在很多年前的一次手術做插管全身麻醉,術後她的聲帶受傷,長達一個多月沒辦法給學生上課,今年初因乳房發現腫瘤,獲悉澄清醫院有不用插管的全身麻醉,她選擇接受這項麻醉做法,手術後在恢復室15分鐘就完全清醒,她說:「好像只睡了一覺醒來,最重要是保護了我的聲帶。」